台湾海峡发生6.2级地震为什么台海地区地震这么频繁


2018年11月26日07时57分,台湾海峡(北纬23.28度,东经118.60度)发生6.2级地震,震源深度20.5公里,震中位于澎湖县府西方101.9公里海域 。对于此地震 , 几乎整个台湾西半部都有感,嘉义县市地面摇晃约20多秒 , 许多高楼住户虚惊,不过,嘉义市消防局确认辖区没有传出地震灾情 。台湾各地最大震度为澎湖、金门、台南、云林、嘉义、彰化均3级,南投、高雄、台中均2级 , 苗栗、台东、花莲、新竹、马祖、屏东及新北市均1级 。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称,澎湖马公市、金门、台南七股、云林水林、斗六市、嘉义义竹、嘉义市、彰化大城、彰化市都感到3级摇晃 。
【台湾海峡发生6.2级地震为什么台海地区地震这么频繁】这并非台湾海峡第一次发生的地震 , 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。台湾位于地球上最活跃的地质活动带,面对地震早就是岛上生活的一部分 。台湾的建筑法规、抢险训练和民众教育等都已经渗透了大量和防震减灾有关的内容,这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。而大陆游客赴台,则往往因为没有相关知识而在灾害中死伤高于本地居民 。根据现在通行的板块构造理论,引发地震的主要因素,还是地球各大地质板块 , 或者大板块内的小板块的互相碰撞、摩擦 。因为它对现实观测强大的解释力,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。简单来说,板块构造理论认为,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,地球外层的岩石圈漂浮在内层的软流圈,自由滑动,能够和边上的板块产生碰撞 。

    推荐阅读